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
一、集会、会操、军训类活动
1、学校集会、会操应由学校专人负责统一指挥,保证集会、做操的纪律和安全。
2、学校集会、会操前或结束后,应以班为单位,要有教师负责疏散管理,进出会场要有序,严防挤压踩踏事故的发生。
3、学校集会、会操时,以班为单位,指定安排座位或站队,由班主任负责,防止学生乱跑,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。
4、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军训活动,应与协办部门负责人共同研究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。
5、对军训的场地应事先考察,确保学生军训安全进行。
6、军训的强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、身体状况而定。对患有疾病不适合军训活动的学生应进行劝阻,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发生。
7、学校领导及安全领导小组必须对集会、会操、军训活动实行全过程监控,以防意外事故发生。
二、体育运动与艺术表演类活动
8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或比赛,如大型运动会、文艺汇演、文体教学活动和表演活动等,学校要针对活动人员高度集中、涉及器械种类多、活动场所相对集中等特点,须高度加以防范,防止发生安全事故。
9、体育运动具有技能性、技巧性、竞争性和对抗性,一定程度上具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,容易发生诸如摔伤、撞伤、扭伤、拉伤、砸伤、踢打伤或溺水事故。学校组织运动会或各类运动形式应加强安全防范措施。
10、在制定安全工作预案时,要重点对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、运动员身体损伤、骚乱、水灾火灾、拥挤踩踏、人员中暑、舞台坍塌等事故做出预测,要求各环节负责安全工作的人员制定出应对措施。
11、在组织校外大型运动会、文艺汇演活动时,应事先与当地交通、公安、消防、医疗及电力等部门联系,取得支持和配合。
12、要从安全角度考虑入场和退场的顺序,要给每个班规定好座位区域并定出互不冲突的疏散通道。
13、对活动中使用的花环、花束、气球、乐器、背景字幕拼板的材料,标牌、旗帜、横幅等道具都要认真考虑,在设计上考虑学生的年龄,要轻便、易拿、防火,尽量没有尖锐的棱角。制作的横幅尽可能用纱幅底(纱不兜风,能减轻举横幅学生的负担)。对活动中使用的有关器械要进行认真检查。
14、要准备洁净卫生的食品、材料。夏天天气炎热注意防暑降温,冬季注意防寒保温,在人员集中的场所活动最好不要带雨伞,尽量使用雨衣、雨裤、雨鞋。
15、活动现场应设救护站,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材,校医坚守始终,有条件的备好校车,随时应急。
三、集体活动突发事故处理
16、发生事故后,要保持镇静,沉着应付,决不能惊慌失措,做出错误的决定。
17、在抢救和组织疏散过程中,必须本着学生优先的原则进行,尤其在危急情况下,组织抢救者必须首先保证学生的安全。
18、事故发生后,要争取时间,首先要组织人力对伤员进行初步的抢救,如包扎止血、人工呼吸等。
19、立即报警,紧急救援。事故一旦发生,要立即安排专人向公安、医疗等部门求救,争取医护人员和公安人员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施救。同时,还要立即向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和求援,以便政府和上级部门能及时协调有关部门,争取更大的力量投入救治工作。
20、维持秩序,迅速疏散。发生事故后,在救治伤员的同时,要安排专人做好维护现场秩序的工作,以利于各种抢救措施的顺利实施。如果情况危急,活动难以继续,则要由跟班教师迅速组织其他同学有组织地撤离现场,转移到安全地带,并尽快带回学校。同时,要尽快通知受伤学生监护人。